(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吴云)“以前守的是垃圾填埋场,每天戴口罩都挡不住臭味。现在守的是公园,天天闻花香听鸟鸣。”5月26日,在沛县东环路东侧的汉顺公园,门卫张开文夫妻看着怡人的景色笑着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占地123亩、总投资1.15亿元的汉顺公园将呈现在市民面前。目前,公园景观建设完成了75%,预计9月底竣工。徐州雁群垃圾填埋场也在修复和绿化中。
沛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始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98.25亩。随着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改变,城市告别了填埋场,但这里却留下了一座巨型的“垃圾山”,填埋垃圾达120万立方米,存在渗滤液和异味外溢问题,给周边群众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不彻底治理填埋场,必将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安全。
水上森林、阳光跑道、风筝草坪……走进汉顺公园施工现场,这里已现雏形,规划了公共活动区、水景观赏区、社区花园区、文化游憩区、自然游憩区和雨水花园区。景色如画的汉顺公园,地下藏着看不见的高新科技。
为了解决市民最为担心的渗漏问题,在地下水下游方向,填埋场东侧和南侧,设置了深度达13米的 “一柔一刚” 防渗墙进行垂直阻隔。刚性防渗墙的材料是混凝土,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地质变化可能会漏水,而柔性防渗墙是施工方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技术专利的一种土工膜,防渗性能提升了100倍以上,两者组合,彻底解决了渗滤液外漏的安全风险。
“公园主要由填埋场生态修复和景观园林建设两部分组成,建设集观赏、休憩、环保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项目经理魏兆峰介绍,该工程通过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治理,创造了国内“填埋堆体+景观艺术+社区游憩”新样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占地880亩的徐州雁群垃圾填埋场在2020年停止填埋生活垃圾后,也开始进行封场覆盖、实施生态修复,目前正在进行绿化。
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污染”,土壤修复具有可观而又长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打好“净土保卫战”,我市一直加强土壤污染排查治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农村污染治理、土壤审计问题整改,在土壤污染改善上注重防治并举,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据市生态环境局统计,2022年,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